王超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
2月2日,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我國新指定的國際重要濕地名單,云南會澤念湖濕地位列其中。至此,云南國際重要濕地增加到5處。
這也是云南省自2004年大山包、碧塔海、納帕海、拉市海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以來,時隔19年新增的國際重要濕地。
會澤念湖國際重要濕地,地處云貴高原烏蒙山區,屬長江上游金沙江一級支流牛欄江流域,面積2260.75公頃,位于云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,是東亞—澳大利西亞、中亞—印度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,也是全球唯一高原鶴類黑頸鶴在云貴高原上的固定越冬地之一,每年有超過2萬只水禽在此越冬和停歇。
為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,加強具有國際重要意義濕地的保護管理,云南省認真組織開展新一輪國際重要濕地推薦工作,精心選擇資源稟賦好、管護能力強、競爭優勢大的會澤念湖濕地作為申報對象,多次組織專家現場考察。
據悉,云南省在充分考慮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基礎上,合理確定申報范圍,科學組織編制會澤念湖國際重要濕地申報書,先后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完成專家考察、現場踏勘、范圍優化、資料完善等申報后續工作,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向《濕地公約》秘書處提交了指定申請。
近年來,云南省林草局持續加大會澤念湖濕地保護修復力度,每年安排專項資金,開展濕地保護、修復、監測、巡護、科研以及科普宣教工作,建成了全省首個自然保護地電子預警系統,確保濕地休養生息,主要保護對象之一的黑頸鶴種群數量不斷增加,第四次全國越冬鶴類同步調查數據顯示,會澤念湖國際重要濕地黑頸鶴數量達到1360只,占全球種群數量的近10%。
(圖片由云南省林草局提供)